译者注:本文原发表自The Ringer,作者是 Lex Pryor,文中数据均截至原文发稿前(当地时间5月8日),文中观点与译者及平台无关。
现在只有23岁的森林狼队后卫爱德华兹,早已超越了外界对他的种种比较,成为了独一无二的存在。
天才少年很少是天生的——他们往往是在跌跌撞撞中塑造而成的。机缘巧合与天赋固然是关键因素,但绝非全部。没有人能提前知晓自己的巅峰究竟在哪里,他们只知道自己渴望达到怎样的高度。
篮球天才的成长历程正是如此。当你观察他们在球场上的动作时,总会联想到过往那些传奇球星的影子。这也就是说,在篮球场上,模仿不仅仅是最高形式的赞美:它是创造的最初形态。这种动态关系一直是篮球运动的一部分,伟大的球员总是在从前辈那里汲取养分,无论是技术动作、得分数据、脚步移动,还是个人品牌塑造。正如说唱歌手李尔-韦恩所说:这不是抄袭,这叫“回收利用”。
在职业篮球的至高殿堂,这种传承定律表现为:当你目睹真正的天才时,即使他的技艺并非全然原创,你依然能瞬间辨识其非凡之处。
安东尼-爱德华兹,这位23岁的森林狼队典型得分后卫,即便不是这一现象的最新例证,也是近年来最引人注目的案例。他总能让一类篮球鉴赏家们忍不住为之欢呼、呐喊、尖叫。爱德华兹的控球技巧让人回想起21世纪初那些擅长交叉步的控球大师;他在禁区内外的脚步移动,仿佛经过精心设计般精准;他的跳投动作流畅顺滑,在内线的终结手感如天鹅绒般柔软。
用爱德华兹自己的话来说,他就是“真理”——这位亚特兰大本土球员曾直接向前总统巴拉克-奥巴马表达过这一观点。18岁进入NBA时,他就像一只长着成熟利爪的幼兽,技术上略显粗糙,却拥有着与生俱来的灵活身段。如果说他有一个真正宣告自己到来的时刻,那便是在因新冠疫情而中断的新秀赛季末期。在主场对阵多伦多猛龙队的比赛第三节,爱德华兹从左侧底线起跳,几乎将下巴撞到篮板上,然后直接将猛龙队前锋渡边雄太“扣进了棺材”。
到了第二个赛季,华子场均得分达到21.3分;第三个赛季,他的场均得分提升至24.6分,并首次入选全明星阵容。去年,他击败了顶级进攻杀器约基奇领衔的卫冕冠军丹佛掘金队,带领森林狼队时隔多年再次闯入西部决赛,最终输给了斯洛文尼亚进攻大师卢卡-东契奇。在2025年季后赛首轮,爱德华兹复仇成功,以绅士横扫(4-1)的比分淘汰了东契奇和他的新球队洛杉矶湖人队。
如今,他正试图摆脱季后赛第一场比赛的低迷表现,挑战另一个正在衰落的王朝——缺少斯蒂芬-库里的金州勇士队。如果东西部季后赛的早期走势能提供任何线索,那么摆在爱德华兹面前的道路已然清晰,属于他的时代契机正在等待他去把握。这些季后赛并非是华子首次登上舞台的机会——事实上,他几乎从孩童时期就开始在众人面前展现球技——但这是他第一次有机会彻底宣告自己对舞台的统治。
爱德华兹的形象中有许多令人眼前一亮的特质。他那无法抑制的魅力——不仅敢告诉奥巴马要认清他才是“真理”,还坚信美国奥运队的其他“兄弟们”也都深知这一点。这位五年级球员擅长将电视镜头前的表演剥茧抽丝,让观众们不禁疑惑他究竟是意识到了镜头的存在,还是根本毫不在意。他那珍珠般洁白的笑容、冷峻的耳垂以及活泼的魅力,都让人难以忽视。
爱德华兹在球场上的“垃圾话”风格也成为他魅力的一部分:对勇士队球迷大喊“回家吧”,在斯蒂芬面前咆哮;命中一记干拔三分后对着凯文-杜兰特怒吼,逗得后者忍俊不禁;在淘汰掘金队的抢七大战锁定胜局后,向丹佛的观众挥手道别;甚至仅仅因为看了雷吉-杰克逊一眼就被吹技术犯规。说到华子,我们不得不提到这个坚信自己能跨界称霸所有运动项目的狂人——他的队友们会说:“他说自己能打网球”,还有“我听说他能在NFL、MLB和NHL打球”。
他并不排斥那种对记者和现代媒体消费者来说如“猫薄荷”般吸引眼球的公开自我反思。他清楚自己在外界眼中的形象:“我比很多人想象的要聪明,”他曾笑着说,“我只是看起来这样而已。”他坦诚自己在竞争层面还有成长空间:“这是我第一次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球队,”今年早些时候他告诉记者,“但我还没有展现出应有的领导力。我觉得自己还不是超级巨星。”他不害怕向对手致敬,也敢于承认自己在球场上并非无所不知。
少年时期的他经历了人生剧变,在AAU比赛中还曾在中场休息时向母亲飞吻的他,却在短短七个月内先后失去了母亲和外祖母(两人因同一种疾病离世)。哥哥姐姐成为了他的法定监护人,曾经日常的上学通勤也变成了前往白人郊区的一小时长途跋涉。他选择留在本州上大学,选秀之夜,他看着自己的名字在屏幕上闪烁时,他身旁是母亲和外祖母的画像。如今,无论他自己是否愿意、是否相信、是否觉得准备好,他都已经是一名巨星。从过去的种种走到现在,他深知这一切来之不易——而这种认知,既是爱德华兹的负担,也是他的优势。
我们在这里探讨的,是华子毫不掩饰、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方方面面:有甜蜜,有辛酸,有粗糙,有青涩。但当篮球触地的那一刻,他在球场上展现出的技艺,却是无数不同源头、无数不同愿景的融合,每一个元素都源自他之外的世界。
爱德华兹的身体条件是他打球风格中最独特的部分,但依然能让人联想到一系列熟悉的球星。自从他崭露头角以来,就不断被拿来与乔丹作比较,这并非毫无缘由。他常常挑战地心引力的方式——起跳后似乎能比所有同龄人飞得更久、更远——是这种比较的核心所在。他的其他身体特征也是如此:因发育突增而达到的6英尺6英寸身高(与乔丹相似),还有一双足以握住沙滩球的大手,更不用说篮球了。他在球场上的技术——那些进攻倾向、效率以及摧毁对手的习惯——都深深印刻着偶像们的痕迹:脚步技巧堪比科比和乔丹,攻防两端的灵活性与闪光点则像极了年轻时的德维恩-韦德。
爱德华兹在球场上最明显的个人印记,在于他选择控制和操纵比赛的方式。不仅仅是因为他拥有致命的交叉步技术——更在于其动作形式上神似阿伦-艾弗森;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跳投高效——更在于其动作看起来是如此丝滑流畅;不仅仅是因为他在压力下擅长欧洲步或转身突破——更在于这些动作在激烈对抗中让人联想到那些前辈们。即便这些动作最初源于模仿,但随着他不断打磨,它们越来越多地展现出爱德华兹的独特个性。
五个常规赛赛季和两次季后赛征程尚未让他达到运动生涯的巅峰。在30岁之前,爱德华兹仍有可能经历一两次蜕变。新秀赛季,他的三分球命中率只有可怜的32.9%,而本赛季这一数据提升到了39.5%。这一转变的重要意义在于,它标志着爱德华兹已经掌握了大量的模仿技巧——能够以多样且实用的方式运用每一项所学——如今他比赛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再孤立存在。他的打球风格变得如此清晰可辨,以至于那些模仿的根源逐渐褪去,整体呈现出全新的面貌,最终让人们记住的,是独一无二的他自己。
随着比赛 压力不断提升,爱德华兹在球场上全方位统治比赛的能力,将成为他完成这一飞跃的关键。没有人愿意听到一个总是“在路上”的球员宣称自己已经“到来”。没有什么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成就会在压力下枯萎。胜利,与个人数据同样重要,是奠定地位的关键。根据你对他潜力的评估不同,季后赛的激烈争夺要么是等待他克服的绊脚石,要么是开启他最终进化的大门。即便爱德华兹再次闯入分区决赛,只要他没有在球场上留下深刻的个人印记,人们也很容易在事后轻视这一成就。这,也是篮球运动一直以来的法则。
爱德华兹是否注定会成为联盟门面,仍是一个未知数。客观来看,他的一些缺点可能会阻碍这一道路。很多人对他的第一印象,还是停留在21岁时发布的那条带有反同性恋倾向的Instagram帖子。2023年12月的社交媒体丑闻——据报道,一名女性向他分享了怀孕测试的阳性结果,爱德华兹却回复“去堕胎吧哈哈”,并给对方转了10万美元——这种场外的荒唐事,正是锡安和莫兰特被人嘲笑的原因。(评论被泄露后,他在备忘录中道歉,称这些信息是“在情绪激动时发送的”,并表示“所有女性都应该得到支持和赋权,能够自主决定自己的身体”。)爱德华兹第二起与怀孕相关的丑闻——据称当另一位情人告知他怀孕时,他也发消息让对方“去堕胎吧哈哈”——同样不太可能成为麦片盒上的正面故事。即便忽略场外事件,一边要维持雪碧代言人的形象,一边又向场边球迷喊出“我的老二比你的大”,这也绝非易事(更不用说他去年被联盟办公室累计罚款28万美元,以及无数次技术犯规了)。
当然,前辈们的经历表明,这些问题未必会成为绝对阻碍——甚至在某种程度上,可能还为他们增添了神秘色彩。但过去的球星们从未经历过社交媒体时代这样的高度曝光。迈克尔-乔丹所谓的赌债不会在Instagram直播中被清算,威尔特-张伯伦的滥情也不会被截图传播。爱德华兹职业生涯的关键问题在于,他的这些瑕疵能否像他的球技一样,在4K高清镜头的审视下依然站得住脚。
当状态巅峰时,他的比赛回荡着旧时代的优雅韵律。五年征程后,这个年轻人本不该如此出色——仅凭这一点,他就足以跻身于追溯至烟雾缭绕的芝加哥更衣室、好莱坞聚光灯下以及闪闪发光的新英格兰硬木球场的伟大球员行列。机缘巧合、天赋异禀,既让人熟悉又独一无二,也许他自己还不认为自己是超级巨星,但当我们亲眼目睹他的表现时,心中已然明了。